2022年前三季新增贷款18万亿投哪去了?稳经济的效果如何?
内容提要:
1、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提升,储蓄了制造业后劲;
2、涉农贷款增速快速增长,稳农促农效果明显;
3、政策性专项贷款高速增长,将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落到了实处;
4、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加快,但长短贷结构扭曲,贷款疑似完成任务而非经营需要;
5、化解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,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回落;
6、住户主动降风险,消费贷增速持续回落,利用低息的经营性贷款切换高息房贷的现象普遍。
根据10月28日人民银行发布的《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》,2022年9月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.2%达到210.76万亿元。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.08万亿元,同比多增1.36万亿元,增长8.1%。
细心盘点这份报告,一一拆解各项贷款数据,并与其他经济指标建立对应联系,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份“喜忧参半”的信贷投向报告。喜的是工农业贷款和政策性专项贷款增长迅速,并发生了积极的作用。忧的是企事业贷款长短贷结构扭曲,住户贷款中的经营贷与房贷倒贷现象普遍,在行业、企业中贷款错配现象严重,高速增长的信贷指标并未带来预期的同速经济增长。
一、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提升,储蓄了制造业后劲
2022年9月末,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.08万亿元,同比增长23.3%,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2.6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增加2.63万亿元,同比增长28.7%,多增5860亿元。其中,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.74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4%;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.34万亿元,同比增长28.4%。
2022年9月末,本外币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4.52万亿元,同比增长9.6%。前三季度增加4.6万亿元,同比减少1.4%,少增642亿元。
2022年9月末,本外币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31.93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5%。前三季度增加3.06万亿元,同比减少7.1%,少增2353亿元。
从上述数据看,1-9月的工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超过五分之一,而同期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新增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了1-7%。说明金融部门对实体行业信贷集中度明显提高,制造业成为信贷支持经济建设的着力点。对增强制造业后劲大有裨益。从实际效果看,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7%,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.6%,均比同期GDP增速高0.7个百分点。
二、涉农贷款增速快速增长,稳农促农效果明显
2022年9月末,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8.5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7%。前三季度新增加5.46万亿元,同比增长36.5%,多增1.46万亿元。
其中,农村(县及县以下)贷款余额40.37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4%。前三季度新增加4.38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1%,多增7622亿元。
农业贷款余额5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3%。前三季度新增加5035亿元,同比增长53.7%,多增1759亿元。
农户贷款余额14.81万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前三季度新增加1.39万亿元,同比减少2.8%,少增407亿元。
1-9月新增涉农贷款同比增长36.5%,是各项新增贷款平均增速的4.5倍。对农业的金融支持效果明显。1-9月实现农业增加值5.74万亿元,同比增长4.4%,比同期GDP增幅高出1.4个百分点;1-9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.4%,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4.3%多增2.1个百分点。
三、政策性专项贷款高速增长,将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落到了实处
我们的政策性专项贷款包含有普惠金融贷款和绿色金融贷款。1-9月,这两类政策性专项贷款都保持了较快增速,充分利用金融手段,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扶持重点落到实处。
2022年9月末,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6%,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.4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新增加4.89万亿元,同比增加13.3%,多增5757亿元。
其中,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.16万亿元,同比增长24.6%;前三季度新增加3.94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7%,多增4443亿元。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7.76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2%;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94亿元,同比增长14.8%;助学贷款余额1336亿元,同比增长17.7%。
全国脱贫人口贷款余额1.01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7%,前三季度增加973亿元。
2022年9月末,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.9万亿元,同比增长41.4%,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30.7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新增加4.88万亿元。其中,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.32和5.56万亿元,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.4%。
分用途看,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、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.37、5.33和2.91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4%、40.9%和63.2%。分行业看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5.33万亿元,同比增长30.8%,前三季度增加8575亿元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.48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5%,前三季度增加3577亿元。
四、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加快,但长短贷结构扭曲,贷款疑似完成任务而非经营需要
2022年9月末,企事业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37.08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1%。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14.5万亿元,同比增长36%,同比多增3.77万亿元。
9月底,企事业部门的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49.94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5%;前三季度新增贷款5.77万亿元,同比猛增180.1%,多增3.71万亿元。
中长期贷款余额83.8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前三季度新增贷款8.68万亿元,同比仅增长3.7%,多增仅3076亿元。
在2021年1-3季度的企事业单位贷款结构中,长短贷新增金额比例为8:2,但今年1-3季度,长短贷新增金额比例已经变化为6:4了。短贷占比翻了番。
企事业单位贷款从数据上看,增长非常迅猛,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生产的效果看上去似乎效果显著。
但我们从贷款的期限结构看,1-3季度,企事业短贷增长了180.1%,中长期贷款增长幅度仅3.7%。长短贷结构异常扭曲,企事业单位同比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增贷款,疑似完成信贷任务而非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。实际上,这是在货币宽松政策引导下货币空转、货币积压浪费的一种形式。
从企事业单位的贷款用途看,也可以印证这一现象。1-9月固定资产贷款余额57.19万亿元,同比增长9.6%;但经营性贷款余额为55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2.4%,增速比固定资产贷款余额高2.8个百分点。以此数据推算,企业新增固定资产贷款与新增经营性贷款结构为4:6。用于投资的新增贷款远少于用于短期周转的新增部分,企事业新增贷款存在着严重的、且有意的“错配”现象。
五、化解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,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回落
今年以来,从上到下虽然陆续出台了很多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,但最高层对房地产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”的基本态度未变。
因此,基于前二十多年房地产高度金融化、房价大幅上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,金融系统在坚持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前提下,着力于化解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、复工复产和保交楼,对房地产部门的信贷增量减速明显。2022年9月末,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.29万亿元,同比增长3.2%,比各部门平均贷款余额增速11.2%低了8个百分点。前三季度新增加贷款8488亿元,比去年同期新增贷款减少过半。仅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.7%。
其中,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.67万亿元,虽然同比增速更低,仅增2.2%。但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净减少后,今年1-9月新增开发贷款0.91万亿,同比新增0.66亿,新增2.6倍。
个人房贷增速猛降。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.91万亿元,同比增速从去年的11.3%下降到4.1%,新增个人房贷0.59万亿,同比少增加2.37万亿,减少了80%。
由于房地产来自国内金融系统的贷款明显下降,来自海外的债券融资也大幅减少,来自购房者的购房款也大幅减少,1-9月房地产到位资金11.43万亿,同比减少24.5%。
六、住户主动降风险,消费贷增速持续回落,利用低息的经营性贷款切换高息房贷的现象普遍
2022年1-9月,居民获得可支配收入27650元,同比增长5.3%,至少是近10年来仅次于2020年的最低收入增速。疫情频繁复发,失业率也从去年9月份的4.9%增加到今年9月份的5.5%,导致居民收入预期降低,主动采取减少贷款、修复负债、降低还贷压力,以及增加储蓄,来达到增强风险抵御能力。
9月末,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4.5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前三季度新增加3.42万亿元,同比减少46.1%,少增2.93万亿元。
其中,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.53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1%,是住户贷款总额增速的2.2倍。前三季度新增经营贷2.31万亿元,同比略减1.3%,少增303亿元。
住户消费性贷款(不含个人住房贷款)余额17.08万亿元,同比增长5.4%。前三季度新增消费贷5141亿元,同比减少52.1%,同比少增5587亿元。
1-9月新增个人房贷仅0.59万亿,同比少增加2.37万亿,减少了80%。
前三季度住户新增消费贷仅0,51万亿,同比减少52.1%,新增住房贷仅0.59万亿,同比减少80%。但同期新增经营贷2.31万亿,同比仅减少1.3%。个中原因在于,不少房贷客户观察到经营贷利率仅3-4%,固定利率合同的房贷利率高达5-6%,中间存在巨大的息差。以100万房贷计算,每年息差高达2万。这导致许多仍有“高息”房贷的住户,向银行申请了“低息”的经营贷,但实际用途是用于偿还“高息”住房贷款。这就导致了今年新增经营贷与租房贷金额与增速的巨大落差。
也因如此,虽然今年9月末的居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.2%比居民收入增速5.3%高出1.9个百分点,但同期居民消费肉眼可见的疲软,17878元的居民消费,同比仅增长3.5%,明显低于居民收入和居民贷款的增长速度。这意味着人行利用货币宽松刺激居民消费的目的,基本落空。
1-9月居民新增贷款和新增收入,极少用于消费,主要用途一是归还住房贷款,二是存入银行。截止9月底,居民新增存款13.21万亿元,同比猛增55.6%。